台灣法規、稅務
匯豐銀行遭受美國參議院調查放任恐怖組織洗錢
資料更新時間:2012/07/20

請參閱!

1.匯豐香港也牽涉其中。
2.匯豐承諾未來將加強風險控管及監控。
3.匯豐未來將加強〝合規〞部門。據推測:代表未來開戶審查、資金操作、額度申請等,都將更〝合規〞。(合規往往等同不能開、不能過的同義詞)
4.怪不得香港近年來連續兩次的修法〝防黑錢〞,都要求揭露地址(含OBU公司)。當然,台灣並沒有跟隨此一腳步…

* 〝墨西哥分行通過車或直升飛機向滙豐美國運送近40億美元現鈔〞看來「貢獻度」很重要。

 


滙豐銀行承認淪為恐怖組織洗錢工具 用直升機運現鈔
2012年07月19日 07:31 來源: 東方早報

滙豐銀行首席合規官大衛•巴格利是第二位因"洗錢門"辭職的高管。

  在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7月16日公佈一份調查報告直指滙豐銀行涉嫌為毒販洗錢之後一天,滙豐銀行首席合規官(CCO)大衛•巴格利7月17日宣佈引咎辭職。

  巴格利在7月17日舉行的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承認了滙豐涉嫌為毒販洗錢、為恐怖分子融資,隨後做出了上述辭職決定。有消息顯示,巴格利仍將在滙豐留任至交接期結束。

  "我們辜負了監管機構的期望。"巴格利在聽證會上說。不過,參議員們似乎並不準備輕易放過滙豐。在巴格利的聽證會上,有美國參議員多次質疑為何滙豐銀行持續多年防範洗錢不力。而《紐約時報》分析,因為"洗錢門"滙豐銀行可能面臨刑事訴訟和大約10億美元罰款。

  "用直升機運美元現鈔"

  據新華社報導,巴格利當天在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出席聽證會時承認,滙豐銀行沒能遵守反洗錢等法律和法規。

  巴格利說,他已經告訴滙豐銀行高層,"對我以及銀行來說,現在到了找個新人擔任首席合規官的時候"。

  巴格利2002年出任滙豐銀行首席合規官,主要職責是確保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和準則,包括反洗錢、阻止恐怖分子資金轉帳。

  此前一天,美國參議院發佈了上述名為《美國在洗錢、販毒和恐怖組織融資中的脆弱點——滙豐案例》的報告。這份報告多達340頁,指出滙豐不顧警告,放任合規系統的疏忽,允許墨西哥毒販洗錢、中東恐怖組織融資。

  其中,滙豐反洗錢管制中問題最大的是滙豐集團2002年收購成立的滙豐墨西哥。有報導曾披露一個細節,2008年高峰期間,墨西哥分行通過車或直升飛機向滙豐美國運送近40億美元現鈔。當時美國監管當局就警告稱,如此大金額的資金轉移與販毒或其他非法交易有關。

  此外,滙豐墨西哥在開曼群島的分支機搆擁有幾萬個美元帳戶,這一分支機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物理存在,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員工,僅僅是一個空殼,而該分支機搆15%的帳戶甚至沒有任何客戶資訊,這為一些犯罪組織洗錢提供了方便。滙豐在開曼群島的這家分支機搆在2008年頂峰時期擁有總資產超過21億美元。

  自辯和質疑

  在參加聽證會的過程中,巴格利多次坦承,稱他忽視同事的諫言。2008年,滙豐墨西哥分行反洗錢主管告知巴格利,"有人指墨西哥70%洗錢活動是透過滙豐進行","遲早滙豐將面臨法律指控";2010年,滙豐北美反洗錢主管反映稱他職權不夠。

  但巴格利同時也辯解稱,作為首席合規官他職權有限,他無權管理或控制滙豐全球所有合規部門,"某種情況下,根本不知情滙豐北美的洗錢活動。"

  事實上,參議院的報告中就有關於滙豐銀行合規部門的無奈:"9•11"恐怖襲擊後,沙地銀行Al Rajhi Bank及其部分持有者涉嫌為恐怖組織融資。滙豐於2005年決定要切斷與該行的業務往來,但4個月後即允許各分部自行決定。2006年12月,Al Rajhi Bank以取消所有業務合作為要脅,迫使滙豐北美向其恢復現鈔服務。直至2010年滙豐退出現鈔業務,該行共為其提供近10億美元現鈔。

  不過,委員會似乎不相信高管們的說辭。委員會成員、共和黨籍參議員湯姆•科伯恩說,他難以相信滙豐銀行高管不知道企業在做什麼。

  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卡爾•萊文也質問滙豐高管層,為何默許"欺詐行為"繼續。

  全面問責

  萊文在聽證會上指出,滙豐銀行需要就防範洗錢不力著手問責。

  作為歐洲最大金融機構,滙豐銀行經營範圍涉及大約80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淨利潤為168億美元。它的美國分支可列入全美十大銀行。萊文說,滙豐應當確認哪些分支機搆面臨高風險並嚴格監督那些機構、凍結那些關聯販毒團夥和恐怖組織的帳戶。

  美國司法部目前正就滙豐銀行的行為著手刑事調查。紐約時報分析,滙豐可能面臨刑事訴訟和大約10億美元罰款。

  實際上,滙豐面對洗錢指控的內部調整中,巴格利是第二個丟掉工作的高管。第一個是曾任滙豐亞洲區行政總裁的霍嘉治,他上周宣佈因對抗癌症,將於月底退休。霍嘉治是滙豐墨西哥首任領班人,從2002年收購後任職到2006年。

  滙豐銀行已在聲明中承諾將做出重大改變,包括建立新的全球架構,讓總部更易掌控四大全球業務和十大全球分支;將合規管理開支翻倍以顯著提升控制風險能力;全球採取和執行單一監管準則。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滙豐本身,作為監管機構,美國貨幣監理局也因多年來"容忍"滙豐對洗錢控制不利而接受參議員問責。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報告顯示,貨幣監理局聲稱發現可疑行為,直到2010年才向滙豐銀行下禁令;而其他監管機構那時已經開始調查。

 

 

美參議院340頁調查報告:原滙豐洗錢案真相"七宗罪"
2012年07月19日 02:38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滙豐的瘦身省錢大計深受衝擊,洗錢風波不僅讓其可能面臨高達10億美元的和解金, 還"迫使"其將合規部門的全球支出增加一倍。

  美國東部時間7月17日,滙豐銀行出席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附屬委員會聽證會,有參議員更指出應撤銷滙豐美國的牌照。

  對於可能被撤牌照,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滙豐香港的發言人表示無可置評。

  聽證會前夕,調查報告也終於浮出水面。除了滙豐銀行在墨西哥、美國、中東等地的分支機搆被捲入洗錢醜聞外,滙豐香港也未能倖免,涉及為與恐怖組織有關的拉吉哈銀行(Al Rajhi Bank)提供服務和對蘇丹付款。

  "我們承認過去一度未能符合監管機構和客戶期望的標準。滙豐為此致歉、承認錯失,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會全力承擔,糾正錯失。"在這份長達340頁的報告面前,滙豐銀行坦言過失。

  合規部門一再妥協

  滙豐銀行與拉吉哈銀行淵源已久。在美國,滙豐銀行為拉吉哈銀行提供的一項核心服務,是通過現鈔部門提供大量美元紙鈔,主要由滙豐美國在倫敦的分支負責運輸。內部記錄顯示,這項業務已經至少有25年歷史。同時,滙豐美國還為拉吉哈貿易(Al Rajhi Trading Establishment,沙烏地阿拉伯從事外匯業務的機構,為拉吉哈家族持有)提供服務。

  2004年,"911"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披露,拉吉哈銀行及其中多位元高層涉及恐怖組織融資活動。2005年1月,滙豐集團合規部門決定切斷與拉吉哈銀行多年的業務往來,但並未徹底切斷。

  滙豐內部郵件顯示,合規部門的這一決定遭到滙豐中東的反對,郵件並未解釋滙豐中東為何反對,但結果是該分支得以繼續與拉吉哈銀行開展業務。合規部門的決定在內部宣佈後不到兩個月,與拉吉哈銀行"一刀兩斷"的範圍進一步縮窄。

  "對我們來說,生意依舊。"2005年2月,滙豐美國全球外匯部門主管Paul Plesser向現鈔部門同事諮詢是否可以與拉吉哈貿易進行外匯交易時,一位元交易員這樣回復。3月,Paul收到滙豐美國反洗錢合規主管Ms.Pesce的郵件,"集團對拉吉哈銀行和拉吉哈貿易做了評估,認為二者是相互獨立的,可以繼續與後者進行交易。"

  四個月後,集團合規部門做出更大幅度的讓步——宣佈滙豐集團各分支可以與拉吉哈銀行恢復業務往來,只隱晦建議滙豐美國不要恢復。接下來的一年多,滙豐美國、中東、倫敦的高層"齊心協力",到2006年12月,拉吉哈銀行在滙豐美國的現鈔帳戶正式重建。

  此後的四年裡,拉吉哈銀行從滙豐美國買入近10億美元,僅賣出不到1000萬美元。儘管在此期間,有關拉吉哈銀行的負面消息不斷,但不論滙豐集團還是滙豐美國均未對此做出反應。相反,2009年,滙豐美國授權其在香港的分支為拉吉哈銀行開立帳戶,每月為其提供額外價值460萬美元的非美元貨幣現鈔,包括泰銖、印度盧比和港幣。

  "掉頭交易"玄機

  不僅是合規部門一再讓步,滙豐集團的內部通知顯示出該行是如何充分利用規則漏洞進行交易的。

  2005年,滙豐集團的一份內部通知指出,禁止進行任何違反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規定的美元交易,但允許職員以掉頭式交易(U-turn transactions)進行直接撥付(cover payment)。

  根據OFAC的規定,美國企業及個人禁止與其制約條款名單上所列的國家、實體或個人進行商業活動,蘇丹就是其中一個國家。然而,調查發現,2005-2008年間,滙豐美國處理了大量與蘇丹相關的美元交易,而當時,滙豐集團的上述通知已經生效,這類交易本應減少。

  違規交易為何能夠一再闖關成功?

  關鍵就落在"直接撥付"四個字上。這種電匯方式的透明度更低,匯款行直接發送披露詳情的匯款報文(MT103)給受益行,同時向代理行/自身帳戶行發送一個MT202報文,只指示劃撥,不提供詳情。也就是說,受理 MT 202 報文的帳戶行不會收到關於下單客戶和受益客戶的任何資訊。

  調查顯示,一年內7次總計金額超過110萬美元的電匯中,滙豐美國收到的檔中均未提到"蘇丹"這個敏感詞,使得這些電匯交易成功避過滙豐美國的內部審查。在這7筆匯款中,2007年1-11月進行的5筆匯款,總計超過9.4萬美元,其收款方正是一家蘇丹公司,但仍被滙豐美國通過直通處理(STP)的方式處理。"沒有受益方地址,也沒提到蘇丹。"滙豐美國如此解釋。

  到2008年8月,滙豐美國攔截了超過320萬美元與蘇丹相關的付款請求,均來自滙豐集團的其他分支,其中有30萬美元的付款請求由滙豐香港發出。

  反洗錢標準不一

  "滙豐美國的主要作用是為非美國籍客戶提供平臺,並以此為賣點吸引更多非美國籍客戶。"報告指出,滙豐銀行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分支不僅缺乏有效反洗錢體系,在滙豐美國與其發生業務往來時,集團內部還預設其他分支的反洗錢措施已經達標,滙豐美國並不對其他分支進行盡職調查。

  這一長久存在的漏洞,讓滙豐墨西哥幾乎成為毒品走私的幫兇。

  報告顯示,2007年到2008年,滙豐墨西哥是向滙豐美國出口美元的唯一也是最大的"出口商",兩年時間裡共出口70億美元。墨西哥和美國政府多次表示擔憂,認為如此巨額的美元出口極可能涉及非法毒品走私行為。由於毒販不能直接在美國的銀行大量存入現金,政府擔心這些毒販將美元從美國運到墨西哥,存入墨西哥的銀行,再利用這些銀行將現金注入美國的金融體系中。

  毒販Casa de Cambio Puebla曾是滙豐墨西哥的"大客戶"之一。2004年,Puebla在滙豐美國開立現鈔帳戶,賣出美元數量從2005年2月的1800萬美元飆升到2007年3月的1.13億美元。儘管反洗錢監控已經亮起紅燈,但滙豐美國的職員卻幫助Puebla想出各種理由。

  "由於滙豐的優質服務,例如現鈔流轉效率提升,改善了客戶的現金流,使其能夠逐步擴大生意規模。"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Puebla的美元交易量激增300萬美元時,一位銀行家如此解釋。

  此外,滙豐墨西哥還在開曼群島設有虛擬分支。2008年該分支管理的客戶資產最高曾達到21億美元,而其中,約15%的帳戶根本沒有客戶資料,也就是說滙豐墨西哥根本不知道這些帳戶的所有人是誰。剩下的帳戶,用滙豐墨西哥一個合規負責人的話來說,是被"有組織的犯罪"所利用。

  洗錢七宗罪

  這份長達340頁的報告,詳細歷數了滙豐銀行在合規方面的七項不足,包括長期存在嚴重缺陷的反洗錢體系、高風險的分支機搆、設法逃避OFAC調查、忽略恐怖主義聯繫、兌付大額可疑旅行支票、提供不記名股票帳戶服務和放任反洗錢問題惡化。

  除了蘇丹,多年來,滙豐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分支通過其在滙豐美國的通知行帳戶進行與伊朗有關的交易,通過在支付指示中刪除與伊朗有關的資訊或者將匯款偽裝成銀行間轉帳交易來隱藏"伊朗"這個敏感詞。

  滙豐美國的外部審計師發現,從2001年至2007年,超過2.8萬宗未披露的交易屬於OFAC規定的敏感交易,通過滙豐美國累計轉帳197億美元,近2.5萬宗交易涉及伊朗。此外,覆核發現,其中有2600宗(79宗涉及伊朗)、涉及資產總值超過3.67億美元的交易需要進一步分析,以確定是否已經觸犯美國法律。

  在不足4年時間裡,滙豐美國為一家日本區域性銀行——富山縣北陸銀行(Hokuriku Bank)兌付超過2.9億美元的大額美元旅行支票,儘管有關證據顯示這家銀行涉及可疑活動。2008年,在貨幣監理署(OCC)的壓力下,滙豐美國停止兌付旅行支票的服務,但仍與該銀行保持業務往來,直到2012年,參議院質詢該帳戶時,滙豐美國才最終將其關閉。報告認為,旅行支票常被恐怖分子、毒販和其他犯罪分子利用,缺乏有效反洗錢措施的滙豐分支很可能是在為這些犯罪分子提供幫助。

20 0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