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U境外公司
英國金融時報:憂心台海衝突 台灣「中富」階層開始錢坤大挪移 這些資產最受青睞
資料更新時間:2023/07/06

1、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隨著兩岸局勢不明,一些台灣人正默默尋找保護自已財富和準備退路的選項,這篇文章可能想表達的是包含中產階級也有動作。

以維詮角度,客人都是「巨富」、「大富」沒有「中富」,但對於諮詢移轉到新加坡的資金部位確實有變化,從幾支美金到安排在新加坡存放三個月生活費;擔心萬一開戰,存放在國內金融機構的錢無法動用,因此要在新加坡放20~30萬美金應急。

2、開立新加坡個人帳戶難度不大,可自行透過銀行線上登記並提交資料,待資料完成審查後飛抵新加坡開戶行見簽(疫情結束後無法透過視訊開戶)即可,最常見的問題是在龐大開戶申請中就被忽略了。付費透過中介遞件好處是可掌控進度。

3、需要留意的是,這類以資產移轉(理財投資)為名義開立的個人帳戶,不建議商業操作;譬如收付佣金、收付商業款項、銀行覺得奇怪的資金移轉…新加坡銀行關閉帳戶很快,不需要本人再去簽文件,通知關戶就關了,萬一留下疑似洗錢記錄通報,之後想在新加坡再開帳戶就很難了。

FT:憂心台海衝突 台灣「中富」階層開始錢坤大挪移 這些資產最受青睞

2023-07-05 經濟日報/ 編譯

林奇賢/綜合外電

FT報導指出,隨著大陸擴大對台灣的軍事恐嚇,一些台灣人正默默尋找保護自已財富和準備出路的選項。歐新社FT報導指出,隨著大陸擴大對台灣的軍事恐嚇,一些台灣人正默默尋找保護自已財富和準備出路的選項。歐新社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隨著中國大陸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恐嚇,以及各界日益擔心北京當局可能發動攻擊,一些台灣人正默默尋找保護自已財富和準備退路的選項。

台灣資深投資銀行家兼財務顧問黃齊元受訪時說:「人們很緊張。」他提到巴菲特出於地緣政治擔憂,出售台積電ADR,「即便是美國的有錢人都認為台灣很危險。這裡的人覺得戰爭未必會發生,但你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

受訪的六名財富經理人透露,自中國去年8月進行前所未見的軍演以來,一些台灣客戶已開始尋求投資便於攜帶的資產。其中一人說,此舉已促使多名客戶購買藝術品、鑽石等資產,以便戰事發生時可隨時帶走。他還指出,與民進黨相關的富裕人士正在推動資產多元化。

一名台灣家族辦公室的資深高層觀察到:「過去只有超有錢人認為把錢放在海外,會比較安全。現在我們看到連『中等』有錢人也這麼談論。」

報導說,由於數據不足,富裕家庭究竟把多少錢搬到海外很難估算,但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在境外避稅天堂藏富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柏克萊加大經濟學家Gabriel Zucman一份2018年的研究,台灣整體境外財富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為22%;相形下,全球平均不到10%。

儘管有數據顯示,台灣境內基金從2017年底的新台幣2.3兆元倍增至今年4月的新台幣5.4兆元、同期境外基金幾無成長,但許多經營中小企業的家族仍將多數財富放在國外。台灣KPMG家族辦公室事業合夥人兼主管郭士華說:「他們的財務報表是不透明的,他們仍將盈餘放在第三國的司法管轄區」

一些會計師和顧問認為,許多在1970年代將美國視為避風港的富裕家庭,如今想為下一代找到不同的移民和投資地點,藉此避免暴露在伴隨美國公民身分而來的全球所得稅制度之下。其中一名財務顧問說:「馬爾他是現在熱門的司法管轄區之一,新加坡也是。」

不過,報導也提到,即使愈來愈多臺灣人擬定未來把錢放在海外的備案,從台灣噴到天際的房價來看,這些人仍是少數。

一些財務顧問說,台灣許多有錢人對於把金錢交給別人管理,傳統上傾向抱持懷疑的態度,而且他們更喜歡投資有形資產,特別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中華財富傳承協會理事長方燕玲說,只有房地產和黃金是這樣的資產,「你不會買那麼多黃金,你要把它放哪?黃金真的很重」。

#開立新加坡個人帳戶

#海外帳戶

06 07 2023